迎客松铁画
芜湖铁画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推陈出新和一批国画大师的顷力合作,使铁画这门技艺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原来的平面铁花发展到现在的半立体甚至全立体铁画,将铁画原先仅仅是能挂在墙上作装饰品,发展到现在走下墙壁走向户外广场,更有甚者让它走上餐桌供人欣赏,使铁画装饰工艺升华到另一高度。
在这里仅谈关于铁画锻制技艺的一点体会,我要向你们重点谈谈铁字书法作品的锻制技艺和表现手法。
首先,锻制铁字书法跟写书法作品一样都是按字书写笔画顺序和书写习惯来一步一步完成,有时亦可根据视觉效果,略作改动,达到字的平衡和视觉高低起伏,正因为铁画是锻打的艺术,所以铁画艺术十分注重锻打原理和技巧,铁画人首先熟知铁的特性,所谓“红锻则柔,冷敲则硬”制作过程中需反复入炉反复红锻,才能达到理想的工艺要求。
迎客松铁画
形式创新是所有艺术门类共有的本质特征。想象力即创造力,运用想象的思维,便能构成艺术造型的形象性、多样性、情感性。艺术形式就是一个艺术作品的核心,它来自创造,并迸发出新鲜感;创新便是艺术的形式、載体不断贴合、融入当下时代审美需求,拉近人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产品拥有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温度和亲切感。
芜湖铁画审美创新是审美活动中自觉追求新发现、新创造的意识、观念、精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主客体融合中提出说,同时现代美学、艺术中的各种创新理论,都在强调审美创新意识对于创造美、发展美的重要性。它是人类实践创新,社会、观念、文化创新的历史必然要求在审美心理、意识、观念上的体现。审美创新就是不断适应广泛的多年龄层的受众群体的口味。但由于层次、社会背景、生活阅历、学历等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导致普通大众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审美喜好和评价大相径庭。为了适应不同的审美要求,创作中必须在题材、风格、形式、格调各方面都做到标新立异。而美的定义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大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跟随时代发展步伐,贴合大众的审美趋势,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审美需求,才能不被时间遗忘。
芜湖铁画艺术立异贯穿于各个艺术门类、每一个创作关键,渗入每一个发展阶段,是所有艺术学与美学的本质。所以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灵魂来拓宽领域,运用新的载体来呈现画面和表达意境,运用新的媒介来传播和传承,才能使一个艺术门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