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厂家
其实说起芜湖铁画,总会想到一个词儿——铁树开花,但是芜湖铁画和铁树开花却不一个概念,它是经过手工艺人的不断完善发展,通过绘画和打铁技艺的结合,才使得原本看起来违和的两种东西合二为一,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独有的艺术瑰宝。
以锤为笔,以砧为砚,形成有灵魂的创作。
普通的画,都是用笔在纸上挥毫泼墨而成,但是芜湖铁画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使得本来在纸上呈现出来的画有了立体感,这就是铁画的灵魂,将传统中国画的创作精髓和铁艺结合,愈发追求,这也是铁画匠人所不断追求的目标。
铁画厂家
众所周知,芜湖铁画的辉煌是以与国画的结合为肇始的,直到今天,它多以国画为范本(铁画目前还未出现脱稿直接锻打之人),如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王石岑的迎客松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国画变化日新月异,新文人画、当代水墨等词不断涌现。新事物的出现,必定需要时间的检验。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凯教授于2017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给2016年度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学员授课时,曾言:“芜湖铁画应该分为三类,其一是艺术品;其二是中层可接受的工艺品;其三是大众消耗品。”
按如此分类法,铁画的画稿也须分为三种,与之对应。铁画艺人因其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美术基础,无法独立创作画稿,而目前多数创作画稿之人又不懂铁画,两者存在一定的隔阂。能作为铁画底稿的作品要多以写意线形造型(写意为主),泼墨或者工笔勾线并不适合转换为铁画。芜湖铁画艺人们一方面苦于好画稿的匮乏,另一方面又因生活压力所迫,他们不敢随意尝试新的画稿。因为新作是否有市场,能否在短时间带来经济效益,还须经过市场的检验。新画稿随之而来的是新技艺的产生,有部分艺人不愿意花时间研发新的技艺,与其尝试新技艺,不如多做几件“产品”,这样才有基本的收入。如此一来,必定会出现有“铁”无“艺”、有“艺”无“铁”的现象,更不易适应新的消费群体的审美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