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松铁画制作是一项融合传统锻铁技艺与绘画艺术的手工工艺,其关键步骤可概括为以下环节:
**一、设计图稿与选材**
铁画创作始于绘画设计,需结合迎客松的形态特征进行艺术提炼。匠人需松树虬劲枝干与层叠松针的动态,以简洁线条勾勒轮廓,既保留国画写意韵味,又符合铁艺表现特点。选材时多采用低碳熟铁板,因其延展性强且不易脆裂,厚度根据部件需求选择0.5-3mm不等。
**二、锻打塑形**
1. **粗锻定型**:将铁板置于炭火炉中加热至800℃左右,趁红热状态用平锤、窝锤等工具进行初步延展,塑造主枝干的弯曲角度与纹理走向。迎客松特有的横向探枝需反复调整火候,通过"退火-锻打-淬火"循环消除应力。
2. **精锻细节**:使用錾刻工具凿出树皮龟裂纹理,松针制作需将铁片剪成0.2mm细丝,经退火软化后,用夹具逐层拧转成型,每簇松针由30-50根铁丝构成。
**三、组接焊接**
将200-500个独立锻件按设计图定位,采用传统铆接与气焊结合工艺。主枝干用暗铆保证结构稳固,细枝与松针采用微点焊,焊接温度控制在600℃以下以防变形。需特别注意空间层次的营造,通过前后错位焊接表现松针的立体蓬松感。
**四、表面处理**
使用氧化铁混合桐油进行高温烤蓝,通过控制氧化时间形成深浅褐色渐变,模仿松树的自然色泽。关键部位用金刚砂打磨出金属光泽,强化枝干的明暗对比。
**五、装裱定型**
将成品固定于酸枝木框内,背景衬以锻打的山石云纹薄铁片,通过留白与镂空营造虚实意境。喷涂防锈清漆,可保持百年不锈。
整个制作过程需20-30天,融合锻、剪、焊、淬等18道工序,匠人既要掌握金属材料特性,又需具备国画构图能力。黄山市非遗传承人朱氏家族的"层叠锻焊法",使铁画迎客松既能展现刚劲铁骨,又透出松树的灵动生机,成为工艺的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