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新画稿、新面貌
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出,部分艺术家将目光转向民族传统艺术上,以求得新突破。如天津美术学院谭勋教授所创作的《草》系列作品,他用芜湖铁艺技术对小草进行了巧妙的转化,不但将非遗工艺带入当代文化语境之中,探索并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可能性,而且在观念上对这些“弱者”进行了语义的重塑 — 坚硬的铁消解了草的柔弱,增强了对现实的观照,以此反思当代人的生存现实。又如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郭兵要老师亲自画稿、亲自锻制的作品《众生相》,该作品借用芜湖铁画的锻制技艺,表现出芸芸众生行走过急而迷失自我的一种生活状态,并作为芜湖铁画新秀成功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展。
再如2017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开班的2016年度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国招生30名学员,这些学员多数为本科以上学历,且其中一人为博士学历,经过短短65天培训,以惊人的速度和水平创作出90余件铁画(30幅太平山水图,60余件自由创作),终5名学员共7件作品获得2018年度艺术基金滚动资助。这些“新兴的铁画艺人”的出现为铁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起铁画界阵阵波动。由此可见,只有“铁”与“画”、“铁”与“艺”合二为一,才能更好地促进芜湖铁画发展。
综上所述,“铁”和“画”,一个为技,一个为艺,两者相互交织,缺一不可。为了铁画更好地发展,铁画艺人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创作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芜湖铁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产生新的活力。
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出,部分艺术家将目光转向民族传统艺术上,以求得新突破。如天津美术学院谭勋教授所创作的《草》系列作品,他用芜湖铁艺技术对小草进行了巧妙的转化,不但将非遗工艺带入当代文化语境之中,探索并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可能性,而且在观念上对这些“弱者”进行了语义的重塑 — 坚硬的铁消解了草的柔弱,增强了对现实的观照,以此反思当代人的生存现实。又如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郭兵要老师亲自画稿、亲自锻制的作品《众生相》,该作品借用芜湖铁画的锻制技艺,表现出芸芸众生行走过急而迷失自我的一种生活状态,并作为芜湖铁画新秀成功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展。
再如2017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开班的2016年度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国招生30名学员,这些学员多数为本科以上学历,且其中一人为博士学历,经过短短65天培训,以惊人的速度和水平创作出90余件铁画(30幅太平山水图,60余件自由创作),终5名学员共7件作品获得2018年度艺术基金滚动资助。这些“新兴的铁画艺人”的出现为铁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起铁画界阵阵波动。由此可见,只有“铁”与“画”、“铁”与“艺”合二为一,才能更好地促进芜湖铁画发展。
综上所述,“铁”和“画”,一个为技,一个为艺,两者相互交织,缺一不可。为了铁画更好地发展,铁画艺人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创作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芜湖铁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产生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