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
形式创新是所有艺术门类共有的本质特征。想象力即创造力,运用想象的思维,便能构成艺术造型的形象性、多样性、情感性。艺术形式就是一个艺术作品的核心,它来自创造,并迸发出新鲜感;创新便是艺术的形式、載体不断贴合、融入当下时代审美需求,拉近人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产品拥有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温度和亲切感。
芜湖铁画审美创新是审美活动中自觉追求新发现、新创造的意识、观念、精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主客体融合中提出说,同时现代美学、艺术中的各种创新理论,都在强调审美创新意识对于创造美、发展美的重要性。它是人类实践创新,社会、观念、文化创新的历史必然要求在审美心理、意识、观念上的体现。审美创新就是不断适应广泛的多年龄层的受众群体的口味。但由于层次、社会背景、生活阅历、学历等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导致普通大众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审美喜好和评价大相径庭。为了适应不同的审美要求,创作中必须在题材、风格、形式、格调各方面都做到标新立异。而美的定义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大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跟随时代发展步伐,贴合大众的审美趋势,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审美需求,才能不被时间遗忘。
芜湖铁画艺术立异贯穿于各个艺术门类、每一个创作关键,渗入每一个发展阶段,是所有艺术学与美学的本质。所以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灵魂来拓宽领域,运用新的载体来呈现画面和表达意境,运用新的媒介来传播和传承,才能使一个艺术门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经久不衰。
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因特殊的创作材料从而造就了特殊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芜湖铁画艺术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借鉴国画艺术外,也与其他工艺美术作品形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芜湖铁画吸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及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融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芜湖铁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墨色淋漓的中国画和中国铁匠工艺的结合,使其呈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那种黑白分明的墨色,既有中国国画那种柔美的特点,加上用铸铁的工艺,使之有了一种立体感,刚柔并济,看来也是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