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公司
“山水人物皆空嵌,巧夺万代所未有”,芜湖铁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种而驰名中外。铁画从字面上理解是“铁”与“画”,是艺术家与铁匠紧密合作产生的结果,两者形影不离,缺一不可。但纵观当下,芜湖铁画前行之路艰难,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境。究其缘由,就是有“铁”无“画”,有“艺”无“铁”。
铁画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芜湖铁画自成一体,享誉四海,距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据清代《芜湖县志》所录《铁画歌·序》载,芜湖人汤鹏“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画师叱之。鹏发愤,因锻铁为山水嶂,寒汀孤屿,生趣宛然”。由此不难看出汤鹏创造铁画是受萧云从绘画的影响。汤鹏与萧云从的合作,犹如戏曲创作,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为了推出一台好戏,会主动参与戏班生活和排练,体会“案头”和“场上”微妙的关系,由此才能创作出佳戏。
芜湖铁画公司
锻字必须要做到锤印须按字书写脉胳来锻制,但大点的字好用粗锤锻制,小字呢则适用于细锤锻制,如竖笔就须用竖锤法来锻,这就不能用横向锤迹,否则视觉效果就不行,达不到书法字体运行走势贯穿全字,如毛笔书写的字一样流畅,一气呵成,但在这里须要交待的是人遇到横竖垂交叉的笔画时,交叉部分需锤迹柔和过渡,才能达到融合一体,不致于生硬交叉成为败笔。
书法中枯笔表现,这在字体表现上尤为重要,使整篇书法更加精彩、生动,所以锻制过程中需要用心,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枯笔中时断时连,这时锻打时也要做到按走势用锤或精或细,时断时连,该细时细如发丝,还有笔画间的点,均须饱满圆润,虽然是铁质但经过千万次锻打,锤痕火迹,斑斑点点,字迹真是显得雄健勃发,底蕴深厚,达到了用笔墨无法达到的境界,真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即使看上去柔细如丝,仍然柔中带刚,触之更挺敲之有声,风骨铮然,是一般材质无法达到的效果。
锻制书法的安装,这是一步,将锻打好的字按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来装,不可大意,因为你前面锻打的再好,如安装不好那也前功尽弃了,因为每个字都形态各异,或正或斜,忽大忽小,甚至有些字上的点都非常讲究,“左顾右盼”、“笔断意连”,每点的呼应都非常重要,不可作丝毫改动,如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另外每幅书法作品的章法和布局都非常讲究,不可随意改动,须遵照作者的意图保持一致,左右间距上下空白,都须遵照全局,甚至落款和图章都要注意布局不可随意而为之。
总之,在锻制书法作品时一定要需用心作之,做到锻字亦如写毛笔书法要做到胸中有字,字在心中,方可有好的、耐看的与众不同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