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铁画
其实说起芜湖铁画,总会想到一个词儿——铁树开花,但是芜湖铁画和铁树开花却不一个概念,它是经过手工艺人的不断完善发展,通过绘画和打铁技艺的结合,才使得原本看起来违和的两种东西合二为一,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独有的艺术瑰宝。
以锤为笔,以砧为砚,形成有灵魂的创作。
普通的画,都是用笔在纸上挥毫泼墨而成,但是芜湖铁画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使得本来在纸上呈现出来的画有了立体感,这就是铁画的灵魂,将传统中国画的创作精髓和铁艺结合,愈发追求,这也是铁画匠人所不断追求的目标。
大型铁画
芜湖铁画从人类拥有铁的工艺制作基础发展到当代的艺术形态已有340多年的历史,其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使之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铁画以及众多传统工艺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考验。提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走上创新这条路,开拓出新的可能。本文试从艺术本质和艺术创新的角度剖析铁画的现状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继承与发扬,如何在创新的基础上赋予传统工艺新的艺术价值。
芜湖铁画“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从艺术观念创新。芜湖铁画的发展,直到今天,离不开工匠的努力和不断创新发展。芜湖铁画的创始人公认为汤天池,明末清初人,幼年为躲避战乱随父亲逃荒到了芜湖,在芜湖定居之后,便开始学习铁匠的手艺。学习了铁匠工艺后,便租赁了一间铁作坊,开始从事他打铁的职业,并开始了他的铁画制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