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源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的“钢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创新。如今,“中国民间艺术——芜湖铁画的锻制技艺”已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百炼成刚”“点毫铸韵”,“四两拔千斤”。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其恒久的内涵;于韧强中含和润之美方显其的品质;“纵横捭阖”、行云流水的背后更是艺术家才情横溢与心境风流的显现贯穿始末的一脉薪传为此焕发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古人铸造青铜器需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今艺人化坚硬的钢铁为美的艺术品仅须臾之间即可完成这门熔冶匠人智慧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手艺也因此得以代代相传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安徽繁昌地区的百年—善庆堂第六十七代的陶德银大师凭借家学渊源以及在徽商文化熏陶下所形成的儒雅气度使得擅长丹青的他对手绘水墨等技法产生浓厚兴趣为了丰富和完善该项非遗项目使其更加贴近人们现代生活需要他在继承祖辈的手工制作基础上将国粹京剧脸谱及剪纸艺术的精华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绽放出璀璨光芒以巧妙的构思融合绘画构图手法创作出的山水花鸟人物走兽飞禽动静皆宜且生动活泼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令无数爱好者和收藏者叹服不已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精湛手工技能也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