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
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出,部分艺术家将目光转向民族传统艺术上,以求得新突破。如天津美术学院谭勋教授所创作的《草》系列作品,他用芜湖铁艺技术对小草进行了巧妙的转化,不但将非遗工艺带入当代文化语境之中,探索并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可能性,而且在观念上对这些“弱者”进行了语义的重塑 — 坚硬的铁消解了草的柔弱,增强了对现实的观照,以此反思当代人的生存现实。又如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郭兵要老师亲自画稿、亲自锻制的作品《众生相》,该作品借用芜湖铁画的锻制技艺,表现出芸芸众生行走过急而迷失自我的一种生活状态,并作为芜湖铁画新秀成功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展。
芜湖铁画
是创新文化伟大的创造。我国书法早有“铁划银钩”的要求,在国画中也有“铁线描”的技法。铁画借鉴国画大写意的手法,与图画的笔法为相似,以线条勾勒轮廊特别是对于粗细、黑白、虚实的对比更为讲究,达到了新的艺术境界,实现了书法艺术和打铁的结合。日本的风景画家东山魁夷1981年在芜湖参观铁画后惊奇地说:“把铁打成画,这是中国艺人的伟大创造。我是画家,但是无法达到这种高超的艺术水平。”从科学发展创造上看,冶铁和绘画,一个技术,一个艺术,芜湖铁画就是在两个相距甚远的行业的边缘上实现了交叉创新,边缘机会和交叉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芜湖铁画,指用铁片和铁丝锻打焊接成图画的一种工艺品,一般涂成黑色或棕红色。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