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迎客松铁画作为金属工艺的代表,其焊接后的打磨与抛光是决定作品艺术表现力的关键工序。这一过程既需要保留传统铁画的古朴韵味,又需通过精细处理赋予作品现代审美质感,体现了匠人对传统工艺与当代技术的融合把控。
打磨工艺分为粗磨与精修两阶段。首先使用角磨机配合80-120目砂轮片,以30°斜角均匀打磨焊缝及焊疤,消除焊接痕迹的同时需注意保留枝干纹理的原始走势。随后换用240-400目砂纸手工精磨,重点处理松针、山石等细节部位,利用不同目数砂纸的叠加打磨形成自然过渡。打磨时需控制金属温度,采用间歇作业法避免局部过热变形,同步使用吸尘设备保持工作面洁净。
抛光工序采用机械与手工结合的方式。先以羊毛轮搭配白色抛光蜡进行初步镜面处理,转速控制在2000-2500转/分,通过圆周运动消除细微划痕。对于迎客松特有的卷云状松针群,改用锥形抛光头进行定向抛光,通过改变施压角度强化立体感。传统"点蜡法"在关键部位局部施用棕榈蜡,经麂皮手工推光后形成哑光与亮面的层次对比,既凸显铁质肌理又增强画面灵动性。
整个过程中,工匠需全程佩戴呼吸面罩与防震手套,每完成30分钟作业即用磁粉探伤仪检测应力裂纹。终作品需达到焊缝与基体平顺过渡、表面粗糙度Ra≤0.4μm的工艺标准,方能在保留铁画苍劲风骨的同时,实现光影流转的视觉效果。这种传统技法与现代精工的结合,正是芜湖铁画历久弥新的技艺密码。
